——记凤凰镇牛角村调研走访之行
2021年2月21日,浙江工商葡京最火平台金融学院学生会“党旗领航蝶变之路,红色润泽乡村振兴”实践团广西柳州分队跟随着党引领下的乡村振兴足迹,来到了广西来宾市产业振兴示范村凤凰镇牛角村,进行了有关产业振兴的实地调研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坚持产业扶持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曾指出,糖,铝等传统优势产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家底,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重组,推动这些产业实现“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产业振兴。
- 山水秀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来到这里,首先映入实践团眼帘的便是满田地的甘蔗,傲然挺拔在风中。此时的甘蔗已经十分粗壮,根长几乎都为两米多,甘蔗叶在风中摇曳,栩栩动人。此刻正是收获甘蔗的丰收季节,有不少农民还在辛劳地忙活儿砍收甘蔗。凤凰镇作为中国种植甘蔗面积最大镇,全镇种植甘蔗16万多亩,不少蔗农建起了“甘蔗楼”,买了“甘蔗车”,实现“甜蜜”增收致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新型农耕技术的发展。
基地通过推广单芽种植技术,西班牙先进喷溉技术,全程机械化“一条龙”式服务等,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收益。甘蔗收割机在地里大口大口地吃着甘蔗,一根根的甘蔗则被吐到了一旁的料斗里,而我们的农户们只需要站在一旁看着一年的劳动成果迅速地转化为攥在手里的钱袋子。此等甜蜜不禁让村里的农户们笑开了花。其中一片甘蔗地的主人就向我们透露到,以往人工砍一天最多只能砍一吨,而如今机械砍一天可高达60吨。除此之外,在成本方面,机械化收割同样也免去了找人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因为人工成本一吨为170元左右,而机械只要100元,可谓是又快又好又省。在低成本劳动力较为难寻的背景下,机械化生产收割无疑是农户们的福音。


- 推陈出新,响应双高基地建设
好在党建引领下,牛角村村干部积极响应来宾市提倡的“双高”基地建设,甘蔗平均亩产有了大大的提高,牛角村的村民们又重新种植甘蔗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然后再通过全面推广机械化种植,村民大大减少了种植成本,增加了收入。

- “二次创业”,实施产业创新
牛角村之前有36户贫困户,157人年平均收入在3500元以下。贫困户占4.93%,贫困人口占4.39%。牛角村村干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模范带头作用,该村基层党组织带领村民过上了种蔗脱贫致富之路。2020年牛角村甘蔗种植面积8062亩,预计2020/2021年榨季进厂料蔗4.02万吨,全村农民人均进厂料蔗11.13吨。牛角村现已成为兴宾区甘蔗产业生产“排头兵”,有两代群众在这里脱贫致富奔小康。


种下一片蔗,富了一个村。把发展甘蔗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牛角村的确做到了。实践团由衷体悟到了牛角村的楷模精神,强领导,出实招,助推凤凰镇成功打造5个万亩示范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还会向全国更多的村镇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经验。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